跳到主要內容區

【新聞焦點】長庚大學深耕原鄉 體驗人文實踐社責

長庚大學團隊與復興區居民歡聚一堂。
長庚大學團隊與復興區居民歡聚一堂。 長庚大學/提供

繼羅卡達(LOKAHDA)山地醫療工作隊及蒲公英工作隊長期投入原鄉活動達15年以上,長庚大學師生啟動「深耕大學社會責任計畫」。
結合社會關懷、創新課程、場域體驗、黑客松等跨域學習模式,對原鄉之健康、長照、文化、經濟、生活進行深度體驗,與當地居民互動交流,期許藉由年輕人創意,與在地特色結合,攜手共創未來,達到連結在地、連結未來、連結國際之深耕目標。
長庚大學自2016年起執行教育部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特色大學計畫,擴大與桃園地方產業特色結合,建構創新教學與學習模式,透過共同創新的方式,以創新創意動態課程及實務實習參與,建立了教學創新與無疆界大學基礎。
長庚大學的創新動能以校級研究中心研發創新為紮實基礎,輔以創新育成中心與衍生企業等行政協助,構聯成從人文關懷、健康科技、生活設計與創新管理之跨領域輔導團隊,達到「智慧健康醫療照護」之主軸目標,更以永續智慧生活空間、文化導向生活科技、生態環境友善農業等元素,善用產學協同合作,促進在地及國家經濟發展。
長庚大學以參與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特色大學先導型計畫經驗,特別執行著重於「數位城鄉」、「智慧生活」與「人才培育」場域實作,實施重點分別為「城市場域」及「原鄉場域」; 其中「原鄉場域」藉政府計畫、長庚醫院、學校與社團長期在復興區的耕耘與支援基礎上,確定2017年以原鄉醫療服務及場域實作為主軸。
2017年2月、5月續深入復興區與復興區衛生所、伊甸基金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泰雅爾中會三民教會及羅浮國小等確認合作需求;7月由長庚醫院及聖保祿醫院聯合率領長庚大學實習同學赴復興區華陵聯合醫療站進行年度大型聯合免費健檢與義診,產生深度連結,受到地方熱切歡迎,為永續經營打下成功基石。
這次長庚大學主要以智慧生活團隊為核心,聚焦人力與資源於復興原鄉前山區域,以服務使用者為核心,深入瞭解居民健康、文化、經濟等需求;8月24日至29日在長庚大學智慧生活專案辦公室主辦及創新育成中心協辦下,進行縮短偏鄉落差、尊重與保存傳統文化(如泰雅族耆老織布)及提供多元服務的暑期原民體驗營活動,長庚大學師生及參與的在地小朋友共同參與,討論善用當地資源特色,將智慧科技導入生活。
活動特點之一為在羅浮國小舉辦的遊戲體驗式學習,促使羅浮國小學童與長庚大學的哥哥姐姐及來自城市小學生進行城鄉交流,活動強調互助合作完成任務,透過泰雅族文化介紹、衛生教育、營養保健、運動傷害防治及團隊精神進行跨世代與跨域的交流;另藉由活動將長庚醫療能量導入偏鄉地區,透過大學生與小學生互動、遊戲、共演衛教短劇,以達寓教於樂、激勵學習的效果,使得衛生保健知識從小開始建立。
此外,為彌平偏鄉學童的數位落差,長庚大學資管系師生特別安排以復興區特色產品與衛生教育為主題的「電子書教學」,這部分的成果也將聯結第二階段9月份舉行的「黑客松競賽」,期透過學生團隊的創意,為復興區的農產品進行文化包裝、故事行銷、電子商務。
長庚大學近年校務發展不只追求學術卓越及世界排名(上海軟科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2017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379名;國內第4名),其創新教學模式採用無疆界大學理念,透過多元學習模式創造具有國際鏈結、區塊合作與競爭特色的全方位大學。

長庚大學團隊於基國派教堂與在地居民、耆老。
長庚大學團隊於基國派教堂與在地居民、耆老。長庚大學/提供

長庚團隊一直本著創辦人「勤勞樸實」、「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建校精神,著重追求培養同學學習具有跨學科、跨平台及跨域的整合能力外,更重視善盡大學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心胸,大學更善用自行研發之創新技術與周邊產業結合,帶動地方發展並推升國家經濟效益。

本文轉載自經濟日報: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22/2676361   經濟日報 曹松清

瀏覽數: